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优秀教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优秀教案范文》。
本课教材《国共的十年对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阶段,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阶段,也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两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部分教材内容跨度很大,重要的历史事件较多,学习任务很重。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优秀教案范文一
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和影响。
(2)了解“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和作用,归纳总结中共在1927至1936年工作重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探索出了怎样的新的革命道路,
(3)认识红军长征的历程,遵义会议的召开,分析长征的原因和胜利意义,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原因和意义,
1.2过程与方法 :
(1)学生通过分组课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搜集成果,锻炼查阅、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通过课堂问题的探究,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方法。
(3)学生通过课堂历史情景的熏陶与引导,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艰苦探索,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始独立自主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2. 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实践、遵义会议、长征的意义
2.2教学难点
南昌起义的背景、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遵义会议的意义,理清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反抗和探索斗争的线索及成功之处。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提问学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革命的失败,那么,同学们回想一下,大革命是怎么走向失败的呢?
新知介绍
(一)南昌起义
【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民党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很多人退党退团甚至是叛变,党内充满着失望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中共又是如何回应?
【生】发动武装起义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内容,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些武装起义?
2、谈谈这些武装起义的概况
(背景、时间、经过、结果和意义)
【问题探究】:南昌起义夺取了南昌这个城市,最终南昌起义的余部去了什么地方?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后于1928年4月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最终起义军余部都转入农村。说明大城市敌人统治力量强大,革命力量逐渐转入农村。?
(二)土地革命
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反抗和探索还在继续,从1927至1936年中共开辟、扩大、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与国民党政权形成对峙的局面。
1、八七会议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理清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和影响,并完成相应的学案练习。
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优秀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遵义会议。(2)理解:理解南昌起义、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在中共历史上的作用。(3)运用:运用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统治的背景;评价土地革命;运用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和表现。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图片、表格数据、文字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论证说明历史问题。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研讨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承担重任坚持革命和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红军不畏艰难,坚持信仰,百折不饶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2、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三、教学课型、课时安排:
新授课,1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六、教学组织:
(一)、导入:
…… 此处隐藏1900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优秀教案范文




该篇《2024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优秀教案范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9owo2p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