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元旦新年儿童手抄报资料图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元旦新年儿童手抄报资料图片》。
金虎跑,玉兔跳,噼啪噼啪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大红灯笼高高照。关于喜迎元旦的手抄报怎么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3元旦新年儿童手抄报资料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2023元旦新年儿童手抄报
2023兔年元旦祝福语4字
1. 花漫九州,香飘四季,春满中华,祥云捧日
2. 红梅献岁,喜鹊鸣春,花香四季,月满一轮
3. 国家兴旺,民众安康,国家安庆,人寿年丰
4. 国家安庆,人寿年丰,金鸡报晓,紫燕衔春
5. 国光蔚起,民气昭苏,国家兴旺,民众安康
6. 恭喜发财,财源亨通,金玉满堂,喜气洋洋
7. 福星高照,恭贺新春,吉庆有余,福享新春
8. 福寿双全,舞乐翩翩,合家幸福,随地有春
9. 风舒柳眼,雪润梅腮,北窗梅启,东院柳舒
10. 风光胜旧,岁序更新,天翔紫燕,地暖春风
11. 丰稔年华,鸿鹄得志,桃李争春,惠风和畅
12. 芳草迎春,江山秀丽,人物风流,江山如画
13. 多财满家,家肥屋润,彩蝶翩翩,余钱多多
14. 缔结良缘,盟结良缘,白首成约,鱼水和谐
15. 春光骀荡,国步龙腾,门凝瑞霭,户发春光
元旦节来历及风俗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912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2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 此处隐藏1150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元旦新年儿童手抄报资料图片




该篇《2024元旦新年儿童手抄报资料图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9n02xt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