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山中访友教学反思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山中访友教学反思精选》。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本学期我担任六(2)班的语文教学,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回眸半学期的语文教学,真是浮想联翩,历历在目,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亲一轮课程改革强劲的东风,催生了本册教材所具有的代表性,逻辑性,完整性。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原则。现将本学期第一单元《山中访友》的教学做个反思: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为了让学生走入文本,课前我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如课文说作者:带着满怀的好情绪"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好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到山中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文章第三段时,读者便才恍然大悟,原先作者要访的是石桥,树木,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象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粒,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作者把自我想象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热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的世界"。
我设计的练习充分体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问题:
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
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展示想像,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述的景点,理清思路;第二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关于第一问要引导学生透过抓关键词来回答。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如:石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等;关于第二问的回答,参见"教学参考"有关的资料。
总之,教学有喜有忧,有花有果,有香有色;但也有不足之处,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丰富自我,把握新的教学理念,让自我所教的学科更上一层楼!
因为是高年级的阅读课,所以,“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成了设计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课文的第3、4、5自然段都把山中的一切当作“友”来写,但是,在表达上各有特点。很遗憾,我没有让学生完整地、对比地感受这种特点,而是在感受语言文字情感的基础上渗透进“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渗透得不是很到位。
先说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作者对老桥的倾诉: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唯有你依然如旧。这段中用了4个”你”,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4自然段作者转换了观察的角度,改为第三人称叙述,林中的“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在进行这一段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过渡的:“老桥是我的老朋友,树林是我的什么呢?”如果再追问一句:“作者还是像对老桥那样倾诉吗?”学生可能体会到表达上的不同。
…… 此处隐藏3858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山中访友教学反思精选




该篇《2024山中访友教学反思精选》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9jmbsm0.shtml
上一篇:2024最新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下一篇:2024数学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