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语文《但愿人长久》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语文《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文章以苏轼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楚,语言浅显易懂,将苏轼创作《水调歌头》一词的情形及其心境交待得非常清楚。课文结合《水调歌头》来描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该词的意思。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但愿人长久》整合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但愿人长久》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一)教材背景:
《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二)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体会理解“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的含义,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能抓住句子的关键字词“无情”“偏偏”;掌握默读课文并做标记的阅读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上下文,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角色扮演,充分进行联想,发挥想象力,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情境,体会苏轼的情感发展变化过程,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根据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2.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词作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苏轼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说教法
1、苏轼的这首词,语言精练,丰富。在课堂中,我和学生一起读读、背背,感受其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苏轼把思念、埋怨、宽慰等复杂心理活动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祝愿的表达方式及情感;课后,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词,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堂之外,进一步理解词作所蕴含的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2、教学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把朗读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抓住“思念”一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的朗读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为未来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说学法
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朗读,理解苏轼当时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文本,边看、边读、边想、边问、边说,把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理解苏轼“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情感变化,领略词作的意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观察书中插图人物和那首古诗,然后提出问题:你知道这是谁吗?随着学生的回答,简要介绍苏轼和他的词,并出示课文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久,千里共婵娟。”接着设下疑问:九百多年前,苏轼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词的呢?文中引用的这两句又是什么意思呢?然后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认熟生字初读课文
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接着出示生字并组词,领读,让学生读熟。然后,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培养他们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三)直奔重点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文包诗课文,总结出这一类课文的共同特点:通过文本内容解释所引用的诗句。
先学习1—3自然段,说说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
第4自然段是教学重点。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并讨论这一段提到哪些事物?月圆月缺是不是遂人所愿?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在学生找出“无情、偏偏”等词后,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而理解“埋怨”一词。
让学生做“眼睁睁”这个动作,知道“睁”字跟眼睛有关,所以用“目”字旁,表义,右边表音,进行生字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是啊,生活中难免有不顺心的事,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以此过渡,顺利地引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引导他们理解“宽慰”的。
…… 此处隐藏2919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语文《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该篇《2024语文《但愿人长久》说课稿》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8wayvyw.shtml
上一篇:2024走进清明感受传统班会总结
下一篇:2024主题班会节能降耗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