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人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精选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人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范文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第1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兰州一中 车环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劝子的两句诗告诉我们要对一件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一个很好的办法是亲自去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通过对实践含义的分析,引出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试验。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事件含义的理解。
教师组织活动:以国家体育馆的建设为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此实践活动是如何体现实践的三个特点的。
学生回答问题:略。
教师总结: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2.实践具有三个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师组织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个发明构想,并围绕该构想依次讨论四个问题:①你们这个构想、灵感来自哪里?②你们在实验中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③如何判断你们的构想是否正确?④如果正确,你们希望成果最终会运用到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总结:认识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从认识的起源上来讲的,但并非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习间接经验也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 此处隐藏12950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人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精选5篇)




该篇《2024人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精选5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332lc3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