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如何理解式与方程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_变式教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如何理解式与方程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_变式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理解式与方程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由范文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变式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直线点斜式方程公开课心得体会
直线点斜式方程公开课心得体会
岳麓实验中学 曾文龙 我略感压力的公开课在星期三下午终于结束了,感觉好像放下了一颗大的石头,心中无比的轻松。感谢师傅屈卫国老师和梁先军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这次和师傅同备一堂公开课,对我在教学各个环节都有很大帮助,为自己教学的成长又向前迈出了一步,但自己回过头来反思,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改进,现总结反思如下:
一、对一节课上课内容的把握,有没有突出重点。我上的内容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从上星期接到通知就开始着手准备,我的设计思路是:①先从画直线开始,已知直线上一点和其斜率,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②利用斜率公式,探讨直线上点和直线方程的纯粹性和完备性。③知识生成,导出直线点斜式方程。④讨论与坐标轴垂直等特殊情况及点斜式方程公式应用。整体的内容思路得到了师傅的肯定。但对内容的编排设置不太合理,实用性不强,前部分内容理论性太强,在课堂上学生难以理解,后部分例题太集中,与前面脱节,造成练习不到位,为课堂整体高效打了个折扣。师傅屈老师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在探究直线点斜式方程的过程中,可由特殊到一般,由一条具体的直线开始,如:过点直线l过点P0(3,2)且斜率为3,点P(x,y)是l上不同于P0的一点,则x、y满足怎样的关系式?得出点斜式方程后,强调以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反过来已知直线点斜式方程得出直线的斜率和过的已知点。举一反三,重点突出,学生目标明确,上课实效确实很好。
二、对学情的掌握,备学生我还要加强。让学生学有所获的一堂课才是一堂好课,在备课的细节中备学生充分考虑学生情况, 一切按照自己的设想,将课件和教案准备好了,甚至还预想上到这一部分时,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的问题,其实在心中将课堂已经预演过数遍,在和师傅去探讨,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师傅点出一些具体数学语言组织与措辞对学生的影响,其实学生上课的困惑往往与老师备课的不到位有联系。在讲点斜式特殊情况:直线与x轴平行时,求点斜式方程。原先我备课时是:直线的倾斜角为0°时,求直线方程。看似一样,但学生理解不同,倾斜角本身就是学生难理解的概念,而讲与x轴平行更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备课细致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备好一堂课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三、树立课堂信心,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学生动态的理解,我还有很多需要体会与学习的地方。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同步,是我上完公开课后的第一点反思的地方。虽然前面花了时间精心去准备,自己对上好这课堂也是信心十足,但上完后,仔细一回思,感觉整个课堂都是我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切都是按照自己预先的设想来,虽然也有照顾到学生,但整体还是自己预设性太强。以后的课堂还要进一步考虑学生的发展,其实上课时可以将自己定位成学生,假如你和学生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从学生的思维和角度出发,从学生上课产生的疑问出发。和学生同步,也体现了复合式的师生主体主导观。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上课前段有点紧张,状态不到位,上课语速过快等,评课老师也给出一些很中肯的意见,对学生上课表现、展示及时的评价,提问的语言组织技巧。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上课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通过这次“师徒同备一堂课”活动,我真的收获很多。教学真的是用心、用脑的大胆实践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多动脑筋,多实践,多反思,课才能上得越来越好!
第2篇: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式与方程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反思之《式与方程》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解的概念,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3、正确理解方程的含义,能熟练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 此处隐藏3721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如何理解式与方程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_变式教学心得体会




该篇《2024如何理解式与方程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_变式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327msm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