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法制渗透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法制渗透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
法制渗透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由范文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第1篇:法制渗透教学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学校教育已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也不能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必须要求他们具备社会生存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因此,必须教育孩子们学法、懂法。作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当从小培养儿童的法制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增强法制意识。
1.将法制教育渗透到问题设计中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在《鹿与狼的故事》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故事情节上。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故事情节之后,引领学生关注造成鹿的悲剧的“罪魁祸首”――罗斯福的狩猎命令,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中捕杀狼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教师要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对此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给罗斯福写一封信,谴责他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2.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词语的讲解之中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将会使用到不计其数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个词语意思的同时,不妨尝试一下用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这些词语。如,“拾金不昧”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进一步从法制视角去讲解,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就属于盗窃行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为。为此,不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讲,我们都需要对生活中的词语进行最详尽最全面的了解。
3.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课文的讲授之中 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消极回避这些知识,而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譬如,六年级《彩色的翅膀》讲到小高等几位边防战士,这可以给学生讲一讲社会主义新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履行兵役的的义务,但是已经远远不像以前的封建社会一样,国家想什么时候征兵就什么时候征兵,想征用谁就征用谁,而是具有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并且十分合理化和人性化。
4.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语文活动中 每学期,语文教师都会在班里举行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的主题演讲比赛,例如五年级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可以开展“珍惜青春,远离网吧” 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辩论赛,主题可以设置成这样:“我们究竟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钱是不是万能”,“当官就一定要贪污吗”„„
5.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生阅读之中 学生读书阅读,这个看似是和法制教育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个途径,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使之养成一个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讲讲不健康书籍给学生造成的巨大危害,并告诫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
发布时间:2009-04-03 作者:张峰 来源:阜阳十五中 浏览次数:10754 学校地图
…… 此处隐藏9638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法制渗透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




该篇《2024法制渗透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31r9di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