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祖国统一大业历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祖国统一大业历史教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却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了成功实践,之后澳门也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构想既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可能性,也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运用于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这种独创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祖国统一大业历史精选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
3.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组织学生课堂阅读、讨论、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
2. 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感悟祖国现代化建设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1.“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
2.“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教学难点
1.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
2.在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投影:“全国江山一片红”邮票图片。
思考讨论:为什么这枚邮票会成为珍票?
二、 祖国统一的历史渊源----港、澳、台问题由来
设问:祖国统一大业要完成那些任务?
讨论活动: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投影总结: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
三、祖国统一的方针策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阅读归纳:1979年到80年代初,统一问题上有哪些重要的主张?
投影:《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讲话、邓小平谈话材料。
归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一国两制”的实践成果----香港、澳门的回归
阅读整理:香港、澳门回归大事记。
活动探究:分组讨论,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对下列观点进行有理有节的回复:
1 英国是根据过去签订的条约管治香港的,这些条约是有效的。
2 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
3 主权与治权应分开,1997年香港主权归还中国,但仍由英国治理。
总结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条件。
祖国统一大业历史精选教案教学设计二
【学科联系】初中地理学习了港、台的区域地理知识;初三政治课学习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语文课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基本政策”。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这一课题有一定认识,并感兴趣,要加强从历史角度正确看待港、澳、台问题。
高一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政治及德育课程中都曾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在经过了几个月高中历史的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本课采用学生探讨知识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与资料,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做到:
(1)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其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理论构架。
(2)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认识我国对台的方针。
(3)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有哪些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学习“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和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利用图片、文字等情境资料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材料等活动,获得历史知识,得到能力锻炼,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团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一国两制”是我国党和政府根据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外形式的重大变化而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 此处隐藏5764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祖国统一大业历史教案




该篇《2024祖国统一大业历史教案》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1ffdiv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