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
过河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教材中创设了“过河”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小编整理了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1
《过河》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本课是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从中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备课时,我思考着两个问题: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引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如何让学生体会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进行了如下教学:首先创设过河情境,让学生从中找数学信息,并提问: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几条船?问题提出,为了让学生懂得筛选有用信息,我要求学生把对应的信息与问题完整地说一说。接着要求学生列式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分成两个算式:29+25=54(人),54&pide;9=6(条),这里我重点追问:为什么先算29+25=54,表示什么意思,54&pide;9=6又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要求需要几条船?需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看54里面有几个9就需要几条船。这也为后面综合算式铺垫。分步完,我又请列综合算式来写:29+25&pide;9=6,我一问这样可以吗?大家一致认同。这时,我并没有急于纠正,而是和学生一起算,有加法又有除法,我们先算什么?聪明的同学马上受到启发:要先算除法,刚刚我们要先算加法呀,不对呀!这时我多请几个同学来说,让学生明白我们这样列式不对,我们应该先求一共有几人即29+25=54(人)。那怎么办呢?到底怎样才能先算加法呢?知道的同学马上说加小括号,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在这里体现得一清二楚。然后我就顺势引入小括号:没错,我们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就可以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比较不满意的是在解决问题时,我局限于学生列式计算,其实应该让孩子先画图,先通过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比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画图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2
《过河》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第三模块教材创设了“学生过河”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体现了‘寻找疑问—发现疑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汇报结果’这一教学流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充分利用“过河”这个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从中发现数学疑问,再提出问题,接着让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时候孩子们通常会想到的是分步算式,接着又小组合作交流,“能写成综合算式吗?”这时就有部分孩子出现这样的算式:29+25&pide;9 ,接着老师就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再结合具体的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所在,让孩子们知道这个时候这样写出来就是不正确的,同时给孩子们介绍新的工具“小括号”,并让孩子知道:有小括号的时候,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这个时候再让孩子们列算式,就会列出正确的:(29+25)&pide;9,而且也知道了运算的顺序了。接下来在‘做一做’的练习中让学生们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又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疑和提出疑问后的思,同时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线,在各环节老师穿针引线(提醒为导疑—导思),关键处忘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
…… 此处隐藏602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




该篇《2024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9sszxz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