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七年级《社戏》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七年级《社戏》说课稿》。
七年级《社戏》说课稿(精选5篇)
《社戏》用第一人称叙写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叙事有详有略,主要叙写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写得曲折生动,展现出幅幅农村生活画面,描写出一群淳朴善良、好客能干的农家少年的形象,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七年级《社戏》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社戏》说课稿篇1
【文本解读】
《社戏》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民俗风情”上,重在体现语文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社戏》这篇课文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活动为背景,描述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展示了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课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细腻传神的人物刻画,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讨论与鉴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景物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学习重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2、人物形象的刻画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叙事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法学法】
1、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阅读中,以读贯穿始终,将速读、精读、品读相结合。整个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导学结合,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一、检查预习情况,包括生字词、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速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一句话概括内容。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概括内容的能力]
(提示:本文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三、再读课文——了解情节
要求:默读课文,圈点重要的词句,理清文章的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试一试,从不同的角度概括故事。
[启发学生多动脑,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充分利用朗读,整体感知了文意,多角度地概括了故事情节。但是,还是有疑问的,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在情节的安排上有何特点?你如何理解呢?
第二课时:分析形象,品析美点,探究质疑
导入:上次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知道从时间角度来概括情节的话,可以用“看社戏”来贯穿。在这个故事中,描绘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这次课我们来加以分析。
新课:
一、分析形象
要求:跳读课文,请快速说出文章写到的人物名称,看谁说得最多最全?
请以“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的句式,简笔勾勒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品质。(不仅能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需结合文中的语句进行分析。)
[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结合课文概括的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提示: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如双喜。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机敏,办事果敢,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当然是孩子们的领袖。“我”之所以能看上社戏,主要是因为双喜的决策和组织。这个形象,是令人深深喜爱并难以忘怀的。)
(分析了人物形象,我们把有代表性的语句勾画出来,再轻声朗读,细细体会)
二、品味美点
要求:精读写景段落,有感情地朗诵文章中景物描写的段落,然后就自己最喜欢或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或段落进行品析,小组间相互交流,再仿照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以“这里真美,你看(听)_____________”句式叙述出来。
[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发现式欣赏中互相交流体会写景的妙处]
师生合作探究10—1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作者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情景交融,充满了水乡特色。这些描写生动传神、化静为动,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堪称景物描写的典范,是学生学习和借鉴的蓝本。
描写形式多种多样:
写远山,以动写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
写笛声,以声传情;“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写渔火,由远及近。“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
感观的丰富多彩:
…… 此处隐藏12962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七年级《社戏》说课稿




该篇《2024七年级《社戏》说课稿》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9j2k7bs.shtml
上一篇:2024幼儿园中班语言散文说课稿
下一篇:2024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