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孟浩然也是唐代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经典教材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经典教材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5.积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
2.教师还可以准备乐曲《送别》《驼铃》和古筝曲《阳关三叠》。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这首诗中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都是这4个字,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字,并通过出示词语、诗句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认读。这四个字在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笔画也较多,在认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辞”是平舌音,“唯”读第二声,读音容易出现错误。
由于这些字的笔画较多,会给书写带来困难,这就需要做到课前预习要充分,课后的巩固要到位。这四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鹤”字的左半部分是一个撇而且是出头的;“陵”的右半部分的下面是“折文”而不是“反文”;“辞”的右边的“辛”下面的横要短些;“唯”字要注意与“惟”“维”字的区分,但也要强调,在取“单单、只”这个意思时“唯”和“惟”是通用的。
2.朗读指导
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是要读出难舍之情,古诗的诵读要注意语速的疾缓。如,“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要读得徐缓而舒展,给人余音
缭绕之感,意味着友情长存。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这首古诗背诵下来。
3.阅读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堪称送别诗中的,被人们传诵至今。
(2)理解感悟古诗。
在理解诗意上要突出后两句。后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景”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孤帆渐渐地远去,最后消失在浅蓝色的天际间,只见长江浩浩荡荡滚滚东流和蓝天连接一起。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情景:朋友乘船而去,你目送朋友的船只离去,看啊,看啊,一直到船只消失在天水之间。此时,你的心情如何?诗人久伫江边目送朋友的船只,这种景象饱含着诗人与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意。
启发学生想象李白送别朋友的画面,除了采用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推想、利用插图等方法外,还可帮助学生开拓想象的思路:从时间上思考,繁花似锦的三月是个怎样的季节;从方位上思考,黄鹤楼下,长江之畔是个怎样的地方;从自然景物上思考,“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是个怎样的景象;从人物送别这件事去思考,诗人久伫江畔目送友人,他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想法。
4.活动提示
(1)“背诵这首诗。”这个训练旨在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指示,在深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直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下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总结更多的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2)“理解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这个训练是在学生经过查找资料、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诗句的意思有较大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品味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此处隐藏5406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该篇《2024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8vuu1h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