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找公因数》最新课堂教学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找公因数》最新课堂教学说课稿》。
公因数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并用集合圈记录、呈现思考过程。这是因为虽然列举法是最低级的方法,但也是最重要和最直观的方法,用集合圈呈现思考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提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希望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学目标:
①知识技能: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②数学思考: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习惯。
③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情感态度: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
教学难点:
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并用集合圈记录、呈现思考过程。这是因为虽然列举法是最低级的方法,但也是最重要和最直观的方法,用集合圈呈现思考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提升,需要他们充分地理解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此节内容教材的安排比较枯燥,不太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将教材呈现的写乘法算式找因数的问题情境丰满,改变成为学校体操队男女小组排队形的活动,引出寻找公因数的话题。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合作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为了对孩子的以后学习和终身发展负责,本课设计中采用小组合作较多,同时也为突显“探究发现法”和“讨论归纳法”做铺垫。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本课的“生长点”就在于“找因数”,利用数学迁移的思想,就能引导孩子很好地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概念,并在不断的迁移中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新知
1、创设情境:同学们学校体操队里女生组有12名队员,男生组有18名队员,他们马上要比赛了。请你分别帮男生组和女生组排一排队形。
2、你能用算式表示你排的队形吗?
生说师课件演示:12=1×12=2×6=3×4
18=1×18=2×9=3×6
(设计目的: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因数,感知公因数,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将问题的情境丰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不再枯燥无味。)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观察发现
师:从这两行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12,3,4,2,6是12的因数。1,18,2,9,3和6是18的因数。而其中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课件出示集合圈。
2、揭示概念
由于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在集合圈里我们可以把两个集合圈合并,中间交叉的部分填上它们公有的因数,也就是它们的公因数(课件演示)。
3、深化理解
提出问题:它们的公因数会有多少个?最小的是谁?
学生讨论后得出: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个数也是有限的,这里12和18的公因数是6。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学习找公因数。(板书)
5、方法梳理:回顾一下,我们怎么找12和18的公因数的?
生:先分别列举两个数的因数,再寻找他们的公因数,最后在公因数里找到的公因数。
(师同时完成板书: 12的因数:1,2,3,4,6,12
18的因数: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1,2,3,6
12和18的公因数:6
6、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1、2:先让学生自主列一列,找出公因数和因数,填写在书上,再集体评析。
(新知的探究是全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实施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三、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 此处隐藏5390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找公因数》最新课堂教学说课稿




该篇《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找公因数》最新课堂教学说课稿》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8vq90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