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 红七条(精选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 红七条(精选5篇)》。
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 红七条(精选5篇)由范文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
第1篇:教育部师德“红七条”太雷人
教育部师德“红七条”太雷人
昨天,教育部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画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红七条”包括: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看了这个七条,总觉得别扭。自古以来。这七条中的哪一条是老师能干得出的事?从来没有哪个朝代为此颁布法令去约束教师的行为。七条内容本是全民道德纲要的内容,是几千年来全社会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今且单另对教师开出如此禁行条款。这是对全民教育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侮辱。
不用讳言,红七条中列举的事实现在发展的很严重,为全社会所揪心。尽管这样,我们必须认识到,出现这样丑恶行为者绝对是少数,绝大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恪尽职守,无愧教师这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这是判断形势的基本点,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育部出台这样意见的初衷人所共知,目的是要遏制日趋严重日益弥漫的歪风邪气,建设和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净化和纯洁教师队伍。 但是,若干年来,在凡事举法的今天,唯独对教师违背职业操守的行为没有立法制止,没有这样的条款加以规范和纠正,这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出现这样的行为,应该如何去处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长期以来,我们遵循的原则是视情节酌情处理。情节如何认定一般还是严重,执行处理如何标准,几乎没有。这就给打击和处理留下很大的灵活性空间,实际上让处理无从下手,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由此,导致现在的局面难以通过思想教育去引导和控制。
高校师德红七条太雷人。处理问题需要从源头上寻找切入点,尤其是对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者更应该是这样,而不能仅仅下个纲要以示重视,实际上于事无补。应该体现令行禁止的手段和措施,列入社会综合治理的范围,而不是针对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去惊扰数量众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的人格。(郝吉林)
第2篇: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
就《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研究制定该文件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社会各界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文件出台的背景。
答: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有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师者,人之模范也。‟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战略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工作的纲领和指南。
…… 此处隐藏4022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 红七条(精选5篇)




该篇《2024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 红七条(精选5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32gv0i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