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提出三民主义及武昌起义等历史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提出三民主义及武昌起义等历史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二、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及在这一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它的重点是同盟会的建立及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的多少周年吗?(答:100周年)
教师:对,是100周年。那同学们知道胡锦涛同志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所穿的服装,请问他所穿的是什么服装?由谁设计的?(答:是由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
教师:没错,它是由孙中山设计的。对于孙中山,同学们了解吗?他一生又为中国做了些什么贡献?(同学回答:)
教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重温历史,聆听孙中山先生对民主共和的阐述,重新走进那风云激荡的年代。现在就让我
们一起学习第8课 辛亥革命
(二)讲述:
教师:前节课我们已学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请问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
1、背景:(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同盟会。
占领了武昌,接着,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起义成功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到11月下旬,全国就有十几个省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峰。
4、历史意义: 提问: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答: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小结
通过对这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它为中国近代化打开了大门,中国主动与世界潮流接轨,迈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繁荣富强的一步,虽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未在中国实现,但中国人继续沿着孙中山的足迹勇往直前,不断完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板书设计
1、背景:
(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
人的朝廷,清朝成为大势所趋。
(2)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3)军事基础: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2、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2)同盟会:时间:1905年 地点:东京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
国,平均地权”。
级革命政党,
3、武昌起义:
(1)时间:
(2)过程:
4、历史意义:
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2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辛亥革命》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进步革命人士在政治近代化上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承接了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的社会变革的爆发力。由经济技术变革到政治改良,再到政治革命,本节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辛亥革命的必然性以及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
1、生理学习技能分析:初中八年级学生经历过小学与七年级的学习,在历史知识上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调度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显得有些困难。不能从历史时间的大环境下看问题。
2、心理学习能力探讨:革命史本身就带有丰富的激情色彩。对于长期饱受强国凌弱的中国,辛亥革命的历史运动又显得极其振奋人心。本节知识既有枯燥乏味的纲领文件,又有行色生动的革命运动背景。将二者结合,恰到好处的牵动了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发散思维。
(三)教学设计重点
…… 此处隐藏505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该篇《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1fehdh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