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关于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教学设计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关于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教学设计范文》。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讲授新课
小结
练 习
课题: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1、知道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教师修改及建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线索:
1.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
2.我们分别从哪两个国家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有什么历史意义?( 香港主权是从英国手中收回的,澳门主权是从葡萄牙手中收回的。中国人民从此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就有万人大船队从大陆到达台湾(当时叫作夷洲);元朝时,中央政府正式对台湾实行管辖。清朝败于甲午战争后,台湾曾被日本割占了50年。但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就已经按照国际惯例把台湾归还我国了。所以,现在我国政府对台湾拥有当然的主权。只是因为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在岛上有它残余的政权和军队,所以还没有与大陆统一起来。要想完全实现祖国的 统一,就必须解决台湾问题。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方针在历 史上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来如何解决?请同学 们阅读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对重要的人名、组织名称、事件[或方针内容]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哪些方针?
A.建国初期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20 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A.19 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马祖。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优秀教案教学设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其中包括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等;了解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史,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包括“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
2、能力目标? 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这一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等。
3、情感态度? 通过我党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学习使学生认清少数台独分子欲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的图谋,他们的图谋是不得人心的,最终会失败的,从而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教学难点
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的正确理解
教学思路及方法
打破教材的编排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系统地学习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及前景:1、大陆对台湾的态度(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2、台湾对大陆的态度;3、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4、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5、台湾问题的前景及我们的责任。
由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自学,互相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大屏幕打出《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窄窄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让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师设问: 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诗中最后一句“一弯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这种状况是怎样造成的呢?
学生回答问题:
…… 此处隐藏3219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关于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教学设计范文




该篇《2024关于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教学设计范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1es3h4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