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通用5篇)
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
1.了解作者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2.通过意象分析揣摩诗歌的意境,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复杂而深沉的爱。
教学方法:诵读与品味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北方”这两个字,你马上会联想到什么?(启发:你也许会想到某个物体,也许是某个景观,也许是北方某种特定的情感)
学生发言,如:
想到黄河——(那一泻千里,“奔腾到海不复回”的黄河)
想到长城——(那巍峨起伏,不到那里非好汉的长城)
想到大漠——(那“沙如雪”,“孤烟直”的大漠)
想到羊群——(那风吹草低中的羊群)……
师:这是你们心中的“北方”(充满诗意的、富有现代感的北方)。其实,你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架构了一座通向诗歌的桥梁,因为联想和想象正是诗歌最美丽的翅膀。现在让我们把时光推至1938年,当年轻的诗人艾青在面对广阔的北方时,他又会有想些什么?他对北方有怀有怎样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要求:放出声音,自由朗读全诗。(板书课题:北方 艾青)
问:诵读时,你了解到北方是一个怎样的所在?体会到诗人对北方怀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北方是悲哀的,诗人热爱北方。令人悲哀的北方,却点燃了诗人心中爱的火焰。
三、研习前三节问题:
(一)第一、二节
教师过渡:艾青既是位诗人,又是位画家。他认为诗人“应该有如画家一样渗合自己情感的构图”。在这首诗中,诗人就通过“情感的构图”来描绘悲哀的北方。
1、听教师朗读前两节(配乐),要求:这两节中有哪个“情感的构图”( 哪个画面)让你最有感触?
2、师读毕,引导:这些构图就像一个个电影镜头那样向我们展现了悲哀的北方。读诗还要充分展开自己的创造性想象,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个画面,读一读,品一品,品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品赏过程中,师简洁点拨并指导朗读,再全班跟读或生领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注意:第一生讲到的片段一定要点拨朗读到位,起示范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分三步:画面想象或评析——语言点拨与把握情感——指导朗读)
[准备]
(1)行人——细节:上身俯前,一步一步地。(行走姿势)
路上行人的困苦情状,所以在读时要把一步一步挣扎着前进读出吧。(师示范读后生跟读:语速要放慢,语调要低沉)
(2)驴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摹在痛苦的重压下驴子的神态)
载负了痛苦的重压/厌倦的脚步/徐缓/修长寂寞。(让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个画面呈现出来,把作者的悲哀情感读出来。)
(3)雁群——(写出它的形、声、色)
雁群为何要迁徙逃亡,因为这里荒凉寒冷、无法在生存下去了。全部流离到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诗人在这里强调的是“不安”,是“悲苦”,是“逃亡”,让我们感到诗人沉重的心情。
师出示材料帮助理解雁群画面:(幻灯片)
1937年11月7日,第一架日本轰炸机呼啸着扑向潼关街头行走着的中国平民,开始了疯狂的轰炸。八年抗战,潼关遭到七年的轰炸,遭受了莫大灾难,“房屋十室九家空”。
问:联系时代背景,这个惶乱的雁群让你有何联想?
明确:写雁群,实写人民的流离逃亡,生活难以为继。故要读出大雁逃亡时惶急、凄凉、忙乱的情状,相对于读驴子画面时的疏缓语气,这里要急促。
师总结:北方是如此的暗淡、荒凉、阴郁、破败,生活在北方的人民是那样的多灾多难。总之,北方是悲哀的。
(二)学生齐读第三节。
请一生谈朗读时特别关注这一节中的哪些词语。
“灾难与不幸”、“ 贫穷与饥饿”——这一节是对两节的概括。
“汹涌”,“倾泻”——说明灾难与不幸的的深广;刻画,说明贫穷与饥饿的长久。
…… 此处隐藏11322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该篇《2024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5qxog59.shtml
上一篇:2024高一班务工作总结
下一篇:2024文员个人年度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