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网!

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投稿:才子 收藏 下载文档

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通用5篇)

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篇1

  宋明锁主任是山西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临床经验颇丰,我 在省中医院学习的日子,有幸聆听了宋老师关于小儿温热气分证辩治的讲座,现将讲课内容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归纳总结如下:

  (一)气分证的证候特点

  小儿气分证在儿科当中是极为常见的,它也是病情转归与预后的枢纽,若治疗及时、用药得当则病情向愈,若治不及时、用药失当则会内陷营血形成坏病使病势危急、预后不良,故在临床中抓住气分证这一阶段遏制病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气分证从八钢的角度来看当属里实热证,临床中因邪气

  亢盛、正气不衰、邪正交争剧烈而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证候,但因病邪性质、受病脏腑之不同以及小儿体质的差异使临床表现各异,而且小儿患病以后常兼有痰饮、食积、易于惊风抽搐故而证候复杂而多样。

  (二)常见气分证的辩治

  2.1邪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高热、汗出、烦躁不安(小儿多哭闹得厉害)、

  口渴多饮、面赤唇红、重则喘促(喘促为或有证,这一症状代表着证候的变化,其出现多提示小儿有肺炎喘嗽,而此是“肺闭”的表现)、痰黄而稠、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厚、脉数有力或指纹青紫。

  治则治法: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减(常加清肺热药黄芩、连翘,降气药苏子,利咽化痰药天竺黄、胆南星)

  临床加减:①若痰热明显、舌苔厚腻时可加鲜竹沥液兑入中药中使用(竹沥液剂量的使用3~5岁小儿可用到10ml/次,一日两次;再大一些小儿每次15ml,一日两次)②小儿喘促明显麻黄应蜜炙并加地龙、僵蚕③若咳嗽夜甚且呈痉挛性咳嗽,小儿夜卧不安,涕泪俱下,恶心,呕吐,可以加全虫(剂量为地龙、僵蚕用量的1/2~1/3)、远志④咳嗽比较明显时加川贝⑤大便比较干加大黄,并注意询问大便性状,若为球形大黄要配元明粉并加枳实或枳壳等行气药⑥若小儿体温高但下面却拉肚子而且一天要拉5~6次,这可能是孩子素体脾胃虚弱,可于方中加固护脾胃药如茯苓、焦山楂,此时切忌用莱菔子和瓜蒌⑦小儿素体阴虚或患病过程中伤阴而现地图舌,要注意固护阴液加用沙参、麦冬、丹皮⑧伴恶心者多为肺胃有热可加栀子⑨如果用药1~2天小孩高热仍然不退,有痉厥先兆要加羚羊角粉(羚羊角为儿科常用药,现多单另冲服,于喝中药前五分钟先喝羚羊角粉,其用量3~

  5岁小儿每次0.6g,一日两次,用之可清热预防痉厥防止传入营血分,所谓截断疗法)⑩关于生石膏的使用问题:传统认为石膏使用宜先煎,但现在看来先后煎法并不影响其清热效能,石膏用大了会伤脾,若与大黄配在一起更增其泻下作用,故而脾胃虚弱、阴虚有热者禁用

  2.2热扰胸膈证

  临床表现:多为火热扰心、脾胃积热之证候,表现为高热烦躁、哭闹不安、口渴、唇红、齿龈肿痛、咽喉红肿或溃烂、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厚或黄厚或黄腻而厚,临床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证、腮腺炎等

  治则治法:清热(气)凉膈

  代表方剂:凉膈散合升降散加减(用升降散时只用僵蚕、蝉衣、大黄而不用姜黄)

  附记:宋主任经验方凉膈清气液(生石膏15g栀子10g黄芩10g连翘10g元参10g丹皮6~8g赤芍10g僵蚕10g蝉衣6g大黄6g炒枳壳6g炒莱菔子10g)

…… 此处隐藏6608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该篇《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5limud9.shtml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4医院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