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
尽管历史研究倾向于一些专门的地点、时间和主题,历史学家也同时会关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内容。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历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通的词语,就是研究过去人类的所有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
★1、黄帝时期有哪些发明创造?(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黄帝建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所以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什么是禅让制?它被什么王位继承制度所代替?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世袭制代替。
标志性事件:“禹传启,家天下”
★3、什么是西周分封制?目的?分封制下的诸侯是怎样的?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交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已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②诸侯的义务:交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的意义或历史作用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制的实质:确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
★4、学习夏商西周兴亡应吸取的历史教训是什么?有何意义?
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启示:作为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为政以得,勤政爱民,关心百好生疾苦,努力创建和谐社会,才能求得稳定健康的发展。
★5、春秋争霸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直接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周王室衰微)
★6、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原因?
答: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7、怎样评价春秋(战国)的战争?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
2、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为统一奠定基础(积极影响)
★8、商鞅变法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时间: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商鞅是法家代表)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商鞅变法的内容:(法令规定)
在政治方面: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在经济方面: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在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商鞅变法的作用或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盛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9、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答:成功了,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使秦国强大起来。
★10、战国时期变法的的结果(作用、意义、影响):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11、秦始皇创立了怎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统治者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立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政、监察,最后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12、秦朝(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
1.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者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立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政、监察,最后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
制,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
…… 此处隐藏1056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




该篇《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43y7v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