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物理学充分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
一、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
(1)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2)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四、摩擦力
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大小:滑动摩擦力Ff=μFN,静摩擦力:0≤Ff≤Ffmax.
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重要考点归纳】
考点一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考点二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1.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
(2)状态法: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f=μF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
方法技巧:
(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
(3)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高中物理到底该怎么学
高中物理乍一接触感觉并不难,用到的都是最简单的公式,基本上一步就能计算出结果,这也导致很多学生以为物理简单,就没太认真去学,比较大意。但是物理是由浅入深的,基础没有砸实很难做好综合题目,大题做起来就会很困难,所以学物理不能掉以轻心。
…… 此处隐藏1424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




该篇《2024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3c59w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