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蚕妇古诗阅读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蚕妇古诗阅读答案》。
《蚕妇》是北宋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蚕妇古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蚕妇古诗阅读答案
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注释
①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②张俞:宋代诗人。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省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考进士不中,曾被推荐入朝作官,未应召,从此隐居四川青城山上的白云溪,过着闲适生活。著有《白云集》。
③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诗人借蚕妇之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借蚕妇之口,抨击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身穿绫罗绸缎的富人没有一个是辛辛苦苦的养蚕人,从而表达出对蚕农的深切同情。
解析:这首诗抨击了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那些穿戴绫罗的富人从不养蚕、纺织,而养蚕纺织辛劳终年的妇女为了温饱只能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给有钱人,对比富人绫罗绸缎,自己衣衫褴褛,不由满脸清泪。诗用女主人公第一人称,以直白口气说出,充溢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心。
译文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镇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集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叙述人称作用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此处隐藏1313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蚕妇古诗阅读答案




该篇《2024蚕妇古诗阅读答案》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2kp6x2.shtml
上一篇:2024春兴古诗阅读答案
下一篇:2024春寒古诗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