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网!

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

投稿:笔杆子 收藏 下载文档

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

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 第1篇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因为思想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教育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学途径逐渐多样化,尤其是情境教育法的融入,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本研究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时采用“情境+思政”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情境+思政”教育模式;理论依据;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I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463(2023)02―0014―05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政治任务,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现代化人才、推动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来,青年人的认知视域逐渐多元化,而全球化与网络信息化也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念与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显得格外突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适时采用“情境+思政”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

鉴于学术界目前对“情境+思政”教育模式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界定共识,因而本文主要对“视域融合”与“情境教育法”两个关键概念加以梳理。

1.视域融合。德国哲学家、当代诠释学大师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把“视域融合”作为其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其影响重大的诠释学理论体系。“视域”,又称视界、视野,原意是地平线。伽达默尔认为,“视不仅仅是眼睛在看,眼睛对客体的一种端详与观察,它更是在时间流逝中历史地看,融入过去、现在和未来地看。”[1]“视界是指人的前判断,即对意义和真理的预期。”“视域”是非封闭的、灵活多变的、开放的。当主体在“视域”中运动时,“视域”会因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当下的主体视域可以扩容过去的视域和他人的视域,这样就会产生“视域融合”。视域融合,本意是指两条地平线相交融的一种状态。各种变动着的小视域交织在一起,碰撞并融合,便形成一个大视域。小视域往往受到多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局限而有限性与差异性,通过与他人视域的协调、融合,能克服诸多小视域的片面性。这种视域融合是永无止境的,可以使人的视域在“对话――理解”中扩大并趋于无限[2]。

2.情境教育法。所谓情境教育法,说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用以形象为主的、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促使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乃至身体机能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在体验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对社会生活场景进行提炼、加工后,作为形象素材影响学生。近年来,也逐渐出现了心理情境运用于教学的尝试。心理情境相较于传统的具象情境,具有主观性、互动性、渗透性与可控性的特点,更强调个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调节认知、触动情感、激发动机的作用,促进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协调统一[3]。

基于视域融合的“情境+思政”教育模式,是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融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而其理论基础,不仅包括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还包括马克思的人与环境辩证统一原理以及现代心理学的无意识理论与情境观理论。

…… 此处隐藏32374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

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该篇《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bs8yelb.shtml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大一思政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