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家的脱贫故事范文(20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家的脱贫故事范文(20篇)》。
我家的脱贫故事范文 第1篇
这几天天公很作美,每天都是蓝天白云。我们驻水田坝良斗河村工作队的3名队员利用这几日的好天气,按照各自单位的结对情况,又分别对贫困户进行了入户走访。这次不同于之前的走访,前一次的走访,主要是对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的了解掌握,而这次更侧重于贫困户自己的脱贫规划以及征求对我们工作队前期驻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队长杨平福和队员汪滨的走访户在3组和4组,我的在2组,村里的组级路未硬化,路况很糟,我们只能靠步行。说是步行,其实就是上坡下坡,或者在山林中穿梭,我笑着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2组大部分在海拔600米以下,适宜发展柑桔,这里以前也曾发展过,但因农户们不懂技术,又没有加强管理,基本没有收益。这次水田坝乡政府专门为该村制定了柑桔发展规划,免费提供苗木、肥料和技术指导。本月刚组织了一次柑桔栽培技术的现场会,现在又是移栽苗木的最后时间,农户负责挖“窝子”,政府免费发放树苗和肥料。这么好的政策,乡亲们积极性很高,70多岁的老人都在地里忙碌着。种好柑桔,发展主导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
几天下来,在我走访的贫困户中,有的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的却显得有些迷惘。我深深懂得乡亲们因为贫困带给他们的无奈与无能为力。交通不便,产业发展薄弱,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是年老和体弱的人。我一边给乡亲们宣传现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一边帮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抓住现在的好时机,不要自我放弃。每个人都有过上好日子的权利,对他们而言,“好日子”靠的是好政策和他们勤劳的双手,还有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念。
乡村里的夜晚似乎来的比城市的要早,写到这里,抬头一看,天已披上了黑色的薄纱,一天又结束了。来这里的这段时间,除了会牵挂家里2岁多的儿子,我已习惯了这里的寂静。作为一名母亲,或许我是不称职的,但是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些“扶贫人”做的一点工作,能让这里更多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好的教育和生活。
我家的脱贫故事范文 第2篇
石头缝里“种太阳”
骤雨初歇,冀北山区的天空放晴。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牌楼乡东岔村内,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沿着山坡绵延近千米。
早饭过后,村民刘万财总喜欢到光伏板装置区走走看看,自发当起_。
东岔村地处围场西部山区,山多沟深,全村500多亩地一半位于半山坡上,土地贫瘠,不少地常年撂荒。虽然刘万财名中带“财”,但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手里没钱。过去,他和妻子种地、养猪、养鸡,拉扯儿女。好不容易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家中却突遭不幸,儿子早逝,儿媳改嫁,留下小孙子和老两口相依为命。
小孙子渐渐长大,刘万财慢慢变老,体力活干不动了,贫困压得老两口喘不过气来。直到有一天,光伏扶贫要进村了!
2017年,在东西部结对帮扶中,天津市武清区与河北省围场县“结缘”。武清区扶贫干部、围场县挂职副县长刘继群说,在深入研究围场产业特色后,双方决定把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作为长远高效的增收产业,重点进行支持。
据刘继群介绍,截至目前,围场县共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55个,覆盖159个贫困村,总装机规模为万千瓦。电站由政府监管,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除去地租和运营维护费用外,其余发电收益用于扶贫。
东岔村因有大片闲置山坡地,被选为附近13个村的联建电站所在地。2019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全部并网发电。“围场山区光照时间长,每块光伏板每天能发电1度多;这个联建电站共有13440块光伏板,就是1万多度电。”负责当地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木兰围场发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理丁凯千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东岔村电站已累计发电272万千瓦时,售电收益204万元。
光伏板占用村民的土地,每亩每年租金500元。被占4亩多地的刘万财已在去年拿到了头一笔租金2200元。“山坡地里全是石头,种啥赔啥,每亩地一年100块钱也没人愿意租,这一下高价出租20年,还能说啥呢。”谈起被光伏板占用的土地,刘万财咧嘴笑着说。
光伏产业,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种太阳”,它“照亮”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路。
…… 此处隐藏18214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我家的脱贫故事范文(20篇)




该篇《我家的脱贫故事范文(20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bop0cov.shtml
下一篇:网站建设方案书范文(推荐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