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作公文格式模板及范文(热门9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作公文格式模板及范文(热门9篇)》。
工作公文格式模板及范文 第1篇
1. 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2. 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3. 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4. 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
5. 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6. 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7. 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 , 传达重要精神 , 交流重要情况。
8. 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9. 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0. 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
11.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2. 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
13. 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14. 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工作公文格式模板及范文 第2篇
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A4型纸。
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
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文字的颜色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工作公文格式模板及范文 第3篇
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一
函的写作格式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公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函告的事项、结语等。
①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者事由、文种组成。
一般发函为《关于xx(事由)的函》;复函为《关于xx(答复事项)的复函》。
②正文
一般包括三层:简要介绍背景情况;商洽、询问、答复的事项和问题;希望和要求,如:“务希研究承复”,敬请大力支持为盼“等。
工作公文格式模板及范文 第4篇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版头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密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发文机关标志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签发人
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版头中的分隔线
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主送机关
…… 此处隐藏5079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工作公文格式模板及范文(热门9篇)




该篇《工作公文格式模板及范文(热门9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bitj6m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