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资格议论文范文(2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资格议论文范文(25篇)》。
教师资格议论文范文 第1篇
第三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发展理论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知发展的特点:
① 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小学入学之初已充分发展,在儿童时期,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迅速,为个体学习提供了保障。
② 认知发展的特点: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范围依然有限、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③ 记忆的发展特点:有意记忆逐渐增强、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④ 想象力的发展特点:有意想象增强、更富于现实性、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⑤ 思维发展的特点: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时期、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⑥ 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情绪情感的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不断增强。
⑦ 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社会性日益显著、直接近景向间接远景转变、外在向内在发展、认识兴趣不断发展。
⑧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发展理论
1.图式:认知周围世界中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2.同化:面对新的刺激情景,整合到已有图式中,认知结构不发生改变。
3.顺应:不能整合到已有图式中,改变认知结构。
简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② 低级的行为图式。
③ 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2.前运算阶段(2-7岁):① “万物有灵论”。
②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③ 思维不可逆性、刻板性。
④ 没有守恒概念。 ⑤ 集中化。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简答已考):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② 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③ 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④ 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① 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② 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③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② 心理发展观:低级向高级转化。
③ 内化学说
简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教育意义: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该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论:
婴儿阶段(0-18个月左右):基本的信任感--基本的不信任感
儿童早期(18个月-3岁):自主--羞怯、怀疑
学前期(3-6、7岁):主动--内疚
学龄期(6、7-12岁):勤奋--自卑感
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角色混乱
教师资格议论文范文 第2篇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学习概述
1.概念: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2.实质:① 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还包括从不会到会的行为变化的过程。
② “行为”既包括外显行为,也包括内潜行为。
③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遗传、机体损伤等不是学习。
④ 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较短暂的不是学习。
⑤ “行为变化”有好有坏。
简答: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此处隐藏2793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教师资格议论文范文(25篇)




该篇《教师资格议论文范文(25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bin7zlr.shtml
上一篇:活动推送稿范文(必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