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网!

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

投稿:笔杆子 收藏 下载文档

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

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由范文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导师介绍信”。

第1篇:民国记者

浅谈民国名记者产生的原因

------------以邵飘萍为例进行分析

摘要:民国时期民营新闻业提高了专业业务水平,民营报纸按照商业化模式独立办报,遵循新闻业本身的内在规律,使报刊真正成为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因而时期形成了专业性的职业群体,出现了邵飘萍、黄远生、徐彬彬等众多名记者。本文将以邵飘萍为例,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记者自身两个方面分析这些记者成名的原因。 关键词:民国时期 社会背景 名记者

正文: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报纸新闻自由发展,民营新闻业完成了职业理念的内化,基本实现了职业自治,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达到了较高的职业化程度,加上职业群体的努力,大量的民记者涌现。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促进了名记者的产生

到清朝末年,新闻电报开始减半收费。民国成立后,人们拥有基本的新闻自由权利,如自由开报馆,办刊物,建学会等,北洋政府交通部特地颁发了《新闻电报章程》,规定:“国内往来新闻电报,华文明语电报每字收银元三分,英文明语每字收银元六分。”(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新闻电报费用的降低,使报纸可以更多地使用专电。 有线电报的不断架设、电报费用的降低以及铁路线的延伸,使当时的各大报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通讯网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也对中国报业在民国初年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过渡、确立新闻在报纸上的“中心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12年10月起,《申报》上就开始出现“北京特派员”的名称。《时报》、《新闻报》等沪上大报为了在竞争中不落下风,也纷纷聘请驻北京的特派员。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等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代名记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们为远在上海的报馆,或拍发专电,或撰写“特别通讯”。

二.记者们坚持不党不私的立场,关注民生社会,大胆挑战威权,勇于揭发政治黑幕,这是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名记者的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原因。以下用邵飘萍为代表分析民国时期记者的主观条件。

1.合理的知识结构,心怀抱负。

邵飘萍从小接受了“子曰诗云”的中国传统教育,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气,14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随后来到浙江高等学堂师范科,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大学就读,接受了西方科学、政治文化的教育,受到了新思想的启蒙。由于晚清动荡的局势,使邵飘萍热衷于了解时事,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各种报纸。其中,梁启超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邵飘萍和他的同学们。从小接受八股文写作的邵飘萍对梁启超恣意奔放的文体以及点评时事的勇气敬佩不已,还可以模仿梁启超的文体进行写作。当时报纸上经常讨论救国之道,热血的知识分子各抒己见,主张“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或者“教育救国”,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现代文明拯救中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邵飘萍萌发了“新闻救国”的思想,立志献身新闻事业,依靠报纸舆论,干预政局,改变祖国悲惨的命运。于是,“新闻救国”也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理想。

2.关注民生,以服务民众为己任;不畏强权,独立办报,勇于批判黑暗统治。

初到《汉民日报》不久,邵飘萍就开始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主张,揭露贪官污吏的丑行,抨击封建军阀的暴政,与杭州的权贵结下了深仇大恨。为了扼杀舆论,他们多次企图加害于邵飘萍,但是邵飘萍却以“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杀”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仗义执言,写下了“呜呼!内务部。呜呼!内腐部!”这样的言论以及大量的新闻和评论。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客暗杀,邵飘萍有预见性地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当局立即以“扰害治安罪”查封了《汉民日报》,并逮捕了邵飘萍。邵飘萍出

…… 此处隐藏1034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

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该篇《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36hycpw.shtml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4民国介绍信(精选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