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情书观后感(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情书观后感(3篇)》。
【导语】范文网的会员“ken2008”为你整理了“情书观后感(3篇)”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热恋情书 推荐度: 给女朋友的情书 推荐度: 写给老婆的情书 推荐度: 写给老婆的浪漫情书 推荐度: 分手后复合的情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情书观后感1
高中的一天清晨,语文课堂上翻开了新的篇章,标题《与妻书》,作者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当时的我虽然只是懵懂少年,不能完全读懂字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但心底却似一泉清水汩汩地涌出感动,有着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怆,以至于这篇文章不用老师督促、自己就了然熟背。紧接着,便听到了齐豫的《觉》和童安格的《诀别》,不同的是齐豫以陈意映的口吻回复了丈夫的遗书“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离去”,而童安格则以林觉民的心境做了补充和说明“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两支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么多年来,《与妻书》深深铭记在我的心头,一直被我视为最至情至性、令人柔肠百折的“悲”文,每有触及,便不胜感慨!
20xx年5月,傍晚,刚回家的我换着拖鞋,电视里传来电影《百年情书》首映报道,听得我心里一颤,可惜新闻结束,无法印证我的判断,事后百度一下,果然就是那篇文章的题材,想想今年是广州起义100周年,多好的题材,总算有人做了该做的事!只是又让我想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想起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
1911年4月24日,林觉民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盟会战友,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斗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情不自禁,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因为举义之事已经被叛徒泄密,明知“事必败,败必死”,但抱着“吾死以醒国人、以敲响鞑虏丧钟”的信念,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所以文章字字泣血飘泪,感人肺腑。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凛然正气却又儿女情长,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令人断肠落泪。倘若作者没有因为革命而牺牲,以他的文学修养和高尚情操,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想必会多出一朵璀璨的奇葩!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25岁!
消息传到家中,陈意映悲痛欲绝,度过了郁郁寡欢的一年后,终因思念林觉民过度而逝,在他们悲怆的故事中再添辛酸。
20xx年5月13日,金舸导演的电影《百年情书》全国公映,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容的情书时隔百年之后从教科书中走进影院。很想看,可是太悲剧,又不敢看,怕触动太深,走不出来……
20xx年6月17日夜,还是忍不住百度,有了,就看吧。影片以林觉民与陈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林觉民投身革命参加起义,成为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进行叙述,爱情因为国殇、因为自我牺牲而升华,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坦白说,这样真实的内容不用导演煽情,观众也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遗憾的'是我的理解里叙事有些紊乱,表演有些生硬,剪辑也不够紧凑,而且红色的标签非常明显。与其说电影的观后感,不如说是我对《与妻书》的又一次回忆与感触!
情书观后感2
宅在家的几天闲来无事翻出了以前看过电影的影单,看到《情书》的片名被我当时用粉色的马克笔画上了温柔的波浪线,想着当时的感动,便决定在这个下着小雨的夏季午后一个人窝在沙发上重温一遍那份美好。
缓缓的钢琴声,很容易地便能把观众带入情景中。
映入眼的是女子的侧脸特写,紧闭双眼仿如无息,几秒后才重重呼吸,吐出的是几年来郁结于心的感情和对过往生活的告别。等到影片结束再细细回味这一镜头,又觉得应是博子在同一座雪山向地下的藤井树告别抑或是想体会藤井树面临死亡时的感觉。
随后的一个大全景,博子慢慢走出镜头直至消失,漫天的雪花飞舞,孤寂的冷色调,博子留下了她的青春她的记忆,正如雪般死亡中新生。
…… 此处隐藏2302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情书观后感(3篇)




该篇《2024情书观后感(3篇)》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2tdiw0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