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关于心肺复苏急救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关于心肺复苏急救要点》。
由于猝死、溺水、触电、窒息、中毒、失血过多时,常会造成心脏停跳。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心肺复苏急救要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心肺复苏急救要点
一、现场安全
1.现场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
(1)交通事故中受损的汽车是否有起火、爆炸或再次倾覆。
(2)脱落的高压电线或其他带电物体。
(3)化学物质、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泄漏。
(4)地震后的建筑物倒塌,余震的发生。
(5)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等。
(6)其他危险因素。
二、应急救护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及伤病员的保护
1、救护员在处理伤病员的伤口前应洗手,戴医用(乳胶)套。如果没有医用手套,也可用塑料袋代替。
2、有条件时戴口罩。
3、处理有大量出血的外伤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罩。
4、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使用呼吸面膜或呼吸面罩。
三、徒手心肺复苏
1.胸外心脏按压,确定按压部位
(1)两乳头连线中心。
(2)难以准确判断乳头位置时(如体型肥胖、乳头下垂等),可采用滑行法。
2.双手十指相扣,一手掌紧贴患者胸壁,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此手背上,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有力压在胸骨上。
3.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位于手上方,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4.对正常体形的患者,按压胸壁的下陷幅度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5.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廓恢复到按压前位置。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连续30次按压。
6.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钟。
7.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
四、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
按压30次后,观察患者口中有无异物,如有,将异物取出。
1,仰头举颏法 将气道打开,确保气道开放通畅
2,口对口吹气 救护员用手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气,用口把患者口完全罩住,缓慢吹气2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钟,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吹气不可过快或过度用力,推荐约500-600ml潮气量。
3.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组CPR,重新评价。
心肺复苏的要点
某些心跳骤停发生前会有一些警示信号,那就是“三痛”,即胸痛、腹痛、头痛。
1.胸痛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症状,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能诱发心跳骤停的一些心血管疾病。
2.腹痛
腹腔血管及脏器疾病易诱发心跳骤停,同时它也是某些心肌梗死患者的起病表现。
3.剧烈的头痛
常常是脑出血、脑梗死等脑部血管疾病的主要起病表现,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心跳骤停。
不同的年龄段患者,发生心跳骤停的原因不尽相同,小儿防意外,青少年防疾病,中壮年防劳累,老年人防慢病。中、壮年则应该谨防心脏病和过劳死,而老年人出现心跳骤停多是因为慢性疾病没有有效控制或者急性加重,对老年人应该防控慢性病。
心跳骤停预判,把握“三停”
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预先识别倒地患者是否发生心跳骤停的关键点主要是“三停”,即意识停止、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1.意识停止
面对突然倒地或不动的患者,首先要判断的就是患者的意识状态,一般常用的方法为用力拍打呼叫患者是否有反应。
2.呼吸停止
如果患者意识停止,要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一般常用的方法为用手指置于患者鼻前感受是否有气流,及侧头平视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变化。
3.心跳停止
心跳停止是心跳骤停发生最为重要的一点。
常用方法:一手食指与中指并拢伸直,其余手指弯曲,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位置),旁开两指的凹陷处,判断时间6-10s,用指腹感受是否有搏动。
心跳骤停一旦发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突发的意识丧失,患者可以表现为突然无原因的跌倒且呼之不应;继而没有循环(心跳)的征象,例如讲话、发声、肢体活动以及脉搏消失等;最后病人出现呼吸异常,呼吸停止或出现濒死叹气样呼吸,也就是长时间间隔的用力抽泣样呼吸。
通常,我们发现一个人突然跌倒或没有反应,我们便会用力拍打他或他的双肩,大声询问“喂,你怎么啦?”如果患者还是没有反应,且呼吸停止(胸廓没有起伏)或异常超过5秒钟,我们就可以认定为心跳骤停,就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开始心肺复苏。
救治心跳骤停救助方法
…… 此处隐藏151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关于心肺复苏急救要点




该篇《2024关于心肺复苏急救要点》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1as95lq.shtml
上一篇:2024关于烫伤的急救措施
下一篇:2024关于心肺复苏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