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网!

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投稿:范文网 收藏 下载文档

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中国的礼仪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带给世界深远的影响。那么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定能做到慎言

除了偶然的自言自语,话通常还是说给别人听的,所以话一说出来就要对别人甚至对社会产生影响,同时也给别人提供了对你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可见说话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决不能等闲视之。因此佛教倡导的修学十种善业中,就有四种讲的是口业,这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类似的观点,在我国的儒家学说和西方的教义中,都有很详细的论述。最有代表性的自然莫过于《孔子家语》中所说的金人了,他的嘴巴上粘着三道封条,因此被孔子赞为:“此古之慎言人也”。

有些人因为口不设遮栏而变得浅薄。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意愿的工具,因此人总是要说话的。即使是面壁的高僧,也有说话的时候。贾岛驴背上的“推”“敲”,终成文史上的佳话。思想须经深思熟虑方能深邃,语言须经千锤百炼方能惊人。而浅薄之人,思想必多平庸,语言亦必寡味。

一般人言语不慎,其影响还不致太大,但是如果负有一定的责任,甚或负有领导一个地区和部门的大责任,说话就应该更加谨慎,做到三思而后言了。因说话不慎而误国误民,甚至遭灭国之祸的事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乱之所生,则言语以为阶。”这话早在《周易》上就写得明明白白。须知“一言成屙”,话既说出来,要挽回是很难很难的。

语从心出。言语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流露。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一点不错的。有些人为了把他的内心世界掩盖起来,说话时确实经过了反复的盘算,但是绝难做到一点不露痕迹。所以要做到慎言,必须首先要做到心地纯正,胸怀坦荡,实事求是,与人为善,这是很不容易的,按佛教的要求,这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修学才能完成的。一个以损人为目的的小人,是永远也无法做得到的,因为如果做到了,他就必然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而远离小人的劣质了。

慎言并不一定就非要像孔子要求的那样,在嘴巴上粘上三道封条,真要是那样,就是无言了。无言之人,或者言语极少之人,也许能使人一时的感到莫测高深,但反映一个人本质的东西,虽然要察其言,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观其行。所以时间长了,就是你真能做到一言不发,但总不能一事不做,你的学识的深浅、人品的优劣,还是要从你的所作所为中暴露出来的。妙论精言,虽然不以多为贵,但只要言得其宜,虽万言又有何妨!

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提倡慎言。在谈论正事时,要言简意赅,在逸兴闲谈时,切忌蜚短流长。正如荀子所说:“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口业乃善业不可分割的组成,修好口业,善业自成了一半,所以能做到慎言的人,必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受人称赞和尊敬的人。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择要介绍:

1.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2.见面之礼

…… 此处隐藏1936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该篇《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范文为DOC格式,范文网为全国知名范文网站,下载本文后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网址:https://www.zhsm.net/a/14euu7a.shtml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4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微信扫码分享